一、耶路撒冷(Jerusalem),1947年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将耶路撒冷置于国际共管之下。随着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该城被一分为二,以色列占领西区,约旦则控制东区(包括耶路撒冷老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夺取东区,控制了耶路撒冷全城。1980年,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永恒、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1988年,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建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目前,以方将耶路撒冷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将总理府、议会、大多数政府部门和最高法院设在此地。耶路撒冷老城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耶路撒冷老城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分为犹太区、穆斯林区、基督徒区和亚美尼亚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老城的西墙(Western Wall),或称哭墙,是犹太教最重要的圣地,长48米,宽18米,隔为男区和女区,分别供犹太男女面壁祈祷。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岩石金顶清真寺与哭墙毗邻,老城穆斯林区店铺林立,商贩云集。每逢周五,总能在穆斯林区见到很多基督教徒和神职人员。他们扛着木质十字架,穿上粗布衣服,重走一遍基督耶稣历经苦难、安葬、复活的“苦路”。500米长的“苦路”穿越喧嚣的集市直抵装饰华美的圣墓教堂。另可赴东耶路撒冷橄榄山(Mount of Olives)俯瞰万国教堂(The Church of All Nations)和耶路撒冷老城,到锡安山(Mount of Zion)参观圣经故事里《最后的晚餐》的地点和大卫王的墓穴等。
二、特拉维夫-雅法(Tel Aviv-Yafo),建于1909年,1950年与古城雅法合并,现已成为地中海沿岸的一座现代化城市。它是以色列财政、金融、商业贸易、交通和文化中心,人口 30多万。这里有以规模最大的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最古老的剧院-以色列剧院,最著名的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以色列的商业机构、银行、许多政党、犹太工人总工会、各大报、期刊和出版社等机构总部多设在这里。特拉维夫在以色列经济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职工总数占全国总数的25%,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工厂。几乎所有的使馆都设在该市。
特拉维夫以两种建筑风格闻名于世。其中最具国际知名度的特拉维夫白城,拥有大约2500座包豪斯学派或国际风格建筑,形成大片白色外墙的景观,已经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建筑主要建于1930年代到1950年代,是欧洲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到达的最远地点,由许多在前纳粹时期的德国德绍巴豪斯学校接受教育的犹太建筑师所设计,特拉维夫是世界上这类建筑最集中的城市。同时,该市采用了花园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了许多宽阔的林荫大道,与这种建筑风格相当和谐。
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博物馆数量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其中许多位于特拉维夫。最著名的是以色列故土博物馆,以其关于迦南美地丰富的考古学和历史陈列品著称;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是以色列主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犹太人大流散博物馆位于特拉维夫大学校园的一角,是一所关于犹太人国际大流散的博物馆,收藏关于犹太人繁荣的历史以及犹太人大流散时期所受迫害的历史文献与艺术品。Batey Haosef博物馆是展出以色列国防军历史的军事博物馆,展出以色列历史中一些罕见的展品以及品种繁多的武器与图片。特拉维夫大学附近的Palmach博物馆用多媒体向观众展示以色列第一批国防军的各种历史档案。特拉维夫展览中心位于该市北部,每年举办超过60次重大的活动。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散布在该市艺术气氛浓郁的南区,包括特拉维夫原始艺术与当代艺术馆。
雅法是一个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现属特拉维夫-雅法市。雅法老城与中国的三江并流等全球24处名胜古迹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雅法已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聚集地,他们面朝地中海的日落写生已经成为一道风景。
三、海法(Haifa),是以色列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海法区的首府,位于地中海沿岸,人口20多万,是以色列继耶路撒冷、特拉维夫之后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以色列北部的行政、工业中心和国际贸易、商业中心。它承担着以色列大部分进出口任务。海法的港口区濒临海湾,商业区和居民区建筑在卡尔梅勒山坡上,从山顶可俯视海湾全景。这里建有著名的以色列科技大学、海法大学、海运博物馆和众多美丽的公园。
巴哈伊空中花园,位于以色列海法市的卡梅尔山上,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安息之地,巴哈伊教的至圣之所是巴哈欧拉的陵寝,第二圣地则是该花园。巴哈伊花园的建造颇为曲折,自巴哈欧拉于1891年亲选此处作为先知巴孛的长眠之地以后,工程断断续续达百余年。巴哈伊花园最终在2001年亮相,并免费向游人开放,如今已成为以色列的旅游胜地。巴哈伊花园建造成本为2.5亿美元,每年维护费用也高达400万美元。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在圣殿中祈祷、默思、诵经,并拜谒其他的巴哈伊圣地。在花园顶端,可俯瞰海法市区及海法港的地中海风光。
四、贝尔谢巴(Beer Sheba),是南部内格夫地区的首府,也是以色列第四大城市。它位于内格夫北部,是在3500年前犹太人祖先居住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新城市,人口10多万。它是内格夫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通向死海和埃拉特公路的交叉点,著名的本古里安大学(贝尔谢巴大学)就建于此。
五、埃拉特(Elat),位于以色列的最南端,是以色列唯一通向红海的出海口。该市建有港口,但规模不大。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平均气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度。该市以其引人注目的红海景色、秀丽的沙滩及周全的服务设施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是以色列人的休假和旅游胜地。
六、其他景点
凯撒利亚(Caesarea)是赛达国王斯特拉顿一世所建的Stratonospyrgos城的旧址。公元前90年,由犹大国国王亚历山大·詹尼亚斯攻占,成为一座犹太城市。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征服此城,并令其自治。大希律王在位期间,大力建设此城,并改其名为凯撒利亚,意为“罗马皇帝之城”,以向罗马示好。公元前22年在此营修深水人工港,并配以神庙、市场、大灯塔等市政设施,力图将此城打造为地中海贸易重镇。其后几经战乱地震,建筑大多崩毁或沉入海底,遂沦没无闻。以色列建国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出资开发,将此地开发为旅游业为主的定居点。凯撒利亚国家公园依地中海而建,现仍保存古罗马剧场、运动场等断垣遗址。
百万年来,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死海,不管风景或人文,都是全世界最特殊的地方。死海之所以名为死海,是因为海水被蒸发的量多于注入其中的淡水,使得海水中的含盐量过高,盐的比重4倍于大洋中的海水,草木万物根本无法生存,也造成了数倍于海洋的浮力,所以人跳进死海里不会下沉,反而可体验在其它海洋里无法感受到的漂游之感。 死海又是以色列和约旦的界海,由于死海已形成内陆海洋,根据其每年干涸的速度,极可能导致将来永远从地球上消失。死海是地表最低的地方,低于海平面近四百米,死海南北长60公里左右,东西宽约17公里。死海富含矿物质的海水和提炼出来的黑泥,据说对皮肤病具有神奇疗效,所以死海沿边有医疗皮肤病的温泉和住宿设施,同时也有沐浴设备和毛巾出租,游人可在死海上享受漂浮之乐。
马萨达(Masada)是犹太人的圣地,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位于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北距En Gedi约25公里。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SnakePath)。
加利利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周长53千米,长约21千米,宽约13千米;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低于海平面213米,是地球上最低的淡水湖。旅游业是加利利湖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整个加利利湖地区都成了流行的度假胜地。环湖有许多历史和遗址,每年有数百万当地和外地游客来访。沿湖主要城市太巴列城(Tiberias),文化底蕴醇厚。太巴列是一座山城,老城区与加利利湖同高,低于海平面210米,新城区则高出海拔许多,落差较大,人们站在城中的不同地方,可以捕捉到加利利湖的不同风光。